歡迎來到廣州天銀機械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官網!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核心要點:
■ 當今世界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,全球制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。我國制造業正處于由大變強、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,必須把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點,認真落實《中國制造2025》提出的“質量為先”基本方針,加快形成以質量品牌為標識的競爭新優勢。
■ 夯實質量技術和工藝基礎,是創造質量的根本所在。制造業生命在于質量,質量基于生產,生產成于技藝。要繼續扎實推進工業強基工程,在重點領域實施質量技術攻關行動,鼓勵科研機構和骨干企業開展技術創新,破除制約制造業質量提升的關鍵共性技術瓶頸。
■ 提高企業質量管理能力,是創造質量的基本依托。技術和管理是企業質量保障體系的“雙輪”,其中,技術和工藝是硬基礎,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軟支撐。要引導企業革新管理理念,健全管理體系,改善管理方式,全加強質量管理與服務。
■ 健全質量建設標準體系,是創造質量的重要舉措。標準決定質量,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,只有高標準才能造就好產品。要堅持標準引領,制定和實施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質量標準,縮短標準制修訂周期,提升質量標準的先進性、有效性和適用性。
■ 質量建設事關制造強國戰略全局,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。中國制造質量的全面提升,還有賴于形成重視質量、創造質量的公眾意識和社會風尚,以及建立完善質量為先的治理體系和市場環境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就振興實體經濟、做大做強制造業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。今年2月,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,要推動制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,讓提高供給質量的理念扎根于每個行業、每個企業,使重視質量、創造質量成為社會風尚。中國制造正處于結構調整、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,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,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推動中國制造穩步邁進以質取勝的新時代。
一、質量是制造強國建設的生命線
當今世界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,全球制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。我國制造業正處于由大變強、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,必須把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點,認真落實《中國制造2025》提出的“質量為先”基本方針,加快形成以質量品牌為標識的競爭新優勢。
質量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,也是綜合國力的集中反映。從發達國家工業化歷程看,制造業普遍經歷了從低端粗放到精良的質量演進過程,通過優質的產品贏得領先地位和國際聲譽。產品質量好是制造業強大的重要標志。當前,全球制造業已進入更多維度、更深層次、更高水平的競爭階段,我國產業邁向中高端面臨“雙向擠壓”的嚴峻挑戰。在中低端領域,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低成本、低價格競爭日趨激烈。在中高端領域,發達國家牢牢把控重點行業和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,以品牌質量穩占競爭高地,并在創新設計、關鍵技術創新、國際標準制定等方面掌握著話語權。我國要實現產業升級和質量趕超,重塑紡織、輕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,快速提升裝備制造業等技術密集型產業競爭力,必須把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作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,這是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。
我國制造業正處于質量轉型的關鍵時期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在制造業發展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,已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。制造業基礎改善,質量管理能力持續提高,質量效益水平穩步提升,在原材料、重大裝備、消費品等領域的一些產品和服務質量正在接近國際先進水平,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。但整體上看,我國制造業質量持續提升的基礎還比較薄弱,質量改善速度仍然滯后于市場需求變化,質量安全事故和糾紛時有發生,以價格為主的產品競爭格局亟待重塑。由于產品供給能力不足,我國中高端購買力通過“海淘”、境外消費等形式持續外流,一些產品也因達不到其他國家的質量標準導致出口受阻。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,既是我國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,也是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,更是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需求的務實舉措。
新一輪產業變革為制造業質量升級提供了機遇。從質量供給看,當前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等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交互融合,深刻改變著制造業的發展理念和方式,不斷催生協同創新、智能生產、個性定制等新模式,也為質量設計、質量控制、質量管理、質量檢測等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手段。從質量需求看,我國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,中高端消費能力不斷提升,消費者已經從被動消費轉向主動選擇,從滿足基本需求向注重時尚、品位、信譽、綠色轉變,市場需求加快向多樣化、個性化、智能化演進,催生了大量新的產品質量和服務需求。只有緊緊把握產業變革帶來的質量提升機遇,我國才有望實現制造業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的跨越式發展,加快提升中國制造的價值內涵與國際聲譽,為制造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。
相關新聞